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栏目文章信息

    应用技术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皱肋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林国文
    渔业研究    2021, 43 (1): 98-102.   DOI: 10.14012/j.cnki.fisc.2021.01.012
    摘要116)      PDF (1421KB)(381)    收藏
    为促进皱肋文蛤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批量优质苗种,研究开展了皱肋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育苗全程投喂人工培育的单胞藻。结果表明:分六批次催产皱肋文蛤亲贝580 kg,共获受精卵40.336 ×108粒,孵出D形幼虫总量为28.437 ×108只,受精卵孵化率为70.5%;浮游幼虫培育7 d后开始变态附着,获初附稚贝15.157 ×108粒,幼虫变态附着率为53.3%;再经约33 d培育,共培育出平均壳长916.17 μm的皱肋文蛤稚贝8.986 ×108粒,育苗成活率为31.6%,平均单位出苗量为249.6 ×104粒/m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坛紫菜栽培冷藏网技术应用试验
    万为民
    渔业研究    2020, 42 (6): 635-641.   DOI: 10.14012/j.cnki.fjsc.2020.06.012
    摘要165)      PDF (1752KB)(380)    收藏
    为增加头茬坛紫菜生产次数,本文利用冷藏网技术进行坛紫菜生产试验,并对其紫菜 品质进行检测分析。试验中,冷藏网经-20°C冷藏19d后,当海区水温下降到21°C时出库, 下海恢复培养获得成功。试验结果显示,冷藏网头茬紫菜产量比秋苗网提高了111.11%。 进一步的品质分析发现,冷藏网头茬紫菜的16种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秋苗网,提高了38.98% ;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粗多糖含量比秋苗网略低,相差不多(P<0.05)。实践证明,冷藏网技术不仅能增加头茬紫菜产量,而且紫菜品质总体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该技术是坛紫菜栽培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凡纳滨对虾SPF仔一代苗土池健康养殖技术
    王在文
       2017, 39 (3): 245-248.  
    摘要302)      PDF (565KB)(595)    收藏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作者开展土池养殖SPF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 “一代苗”的成功经验;介绍了SPF“一代苗”养殖过程中,放苗前水处理、苗种选择、微生态制剂应用、鱼类生态混养、水质调节、病害防控等健康养殖技术措施。为土池养殖SPF“一代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坛紫菜翻转式养殖技术初探
    黄惠珍
       2015, 37 (3): 256-260.  
    摘要135)      PDF (1024KB)(1134)    收藏
    福建省吉庆和海洋发展有限公司在霞浦东壁海区开展了坛紫菜翻转式养殖新技术试验,养殖面积共6 hm2。结果表明坛紫菜翻转式养殖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应用范围广、产品质量高的养殖方式。坛紫菜翻转式养殖产量为1 100 kg/200 m2,产值为10 550 元/200 m2,扣除生产成本1 150 元/200 m2,利润为9400 元/200 m2。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翻转式养殖新技术,总结了本试验的经验和不足,希望能够为紫菜养殖模式的创新以及日后翻转式养殖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海上网箱“鲍参混养”生态养殖模式探讨
    杨文真
       2014, 36 (6): 495-499.  
    摘要112)      PDF (1036KB)(991)    收藏
    为了探讨鲍参混养的可行性,于2011年11月在福建省连江县某海珍品养殖基地进行鲍参混养试验。选取壳长为3.0~ 4.0 cm 的鲍苗与同规格、不同数量的海参苗进行混养试验,经过5 个多月的养殖,結果表明:试验组1、试验组2 与对照组鲍鱼壳长分别为6.0、5.8、5.6 cm;试验组1、试验组2 海参平均体重分别为169、141 g。试验组1、试验组2 每笼经济效益可增加315~434 元。因此认为,鲍参混养模式在连江海区进行养殖是可行的,养殖过程中利用鲍鱼产生的残饵供给海参作为饵料,既有效地解決了残饵腐败导致鲍鱼死亡等问题,同时还可降低海参养殖成本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青蛤土池规模化高产育苗技术
    张克烽
       2014, 36 (2): 149-153.  
    摘要130)      PDF (3329KB)(936)    收藏
    2007—2011年,在34口面积共为100.2 hm2的土池中将阴干的青蛤挂于竹筏上进行流水刺激,催产63次,获得受精卵8 150.55x108粒,D形幼虫1 970.74x108只,孵化率为24.18%;幼虫正常发育变态为稚贝423.85x10s粒,变态率达21.51%;培育到壳长0.50 cm的苗,收获377.02xlO8粒,育成率达88.95%; 平均产量达3.76x108粒/hm2, 达到规模化生产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斑鳜人工繁殖技术初报
    黄洪贵 胡振禧 黄种持 王茂元 薛凌展 赖铭勇
    福建水产    2014, 36 (2): 154-158.  
    摘要123)      PDF (4919KB)(1050)    收藏
    2011—2013年,利用野生和经人工驯养的野生斑級(Siniperca scherzeri) 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結果表明:采用地欧酮(D0M)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3)组成的混合药物催产,在17.8~25.4℃水温条件下,斑鳜亲鱼群体的效应时间为24~46.5 h,存在产卵高峰期,产卵持续时间一般长达1~1.5 d。自然产卵高峰期的受精率较高,最高可达80%以上,早期和晚期的较低;而孵化率差异不大,最高可达86.7% 。人工授精的受精率可达91.3% ,孵化率可达89.3% 。未经人工驯养的野生斑鳜亲鱼人工催产的受精率、孵化率都明显低于经人工驯养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8. 河豚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研究
    苏捷 姜琳琳 吴靖娜 王茵 张农 刘智禹
    福建水产    2013, 35 (4): 323-327.  
    摘要412)      PDF (3212KB)(1031)    收藏
    在我国东南地区每年都有人因食用带有河豚毒素的河豚鱼或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本文以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分析河豚毒素胶体金层析快速检测卡的最低检测出限为0.5 MU/mL或100 ng/mL。根据河豚毒素限量值(10 MU/g)设计了织纹螺以及河豚鱼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一步分析了20个织纹螺及河豚鱼实际样品,准确率为100%,单个样品测试时间为20 min。结果表明:河豚毒素胶体金层析快速检测卡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可通过肉眼直接判读结果的特性,尤其适合于基层检测机构、渔业管理单位及水产品加工企业对河豚鱼或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快速筛查与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9. 福州海区裙带菜引进养殖试验
    陈灿斯
    福建水产    2013, 35 (4): 328-332.  
    摘要389)      PDF (2629KB)(914)    收藏
    通过2010年裙带菜引进养殖试验,对裙带菜在南方养殖的环境条件以及养殖技术进行探索,比较试验了裙带菜不同养殖期的适宜水层和养殖结果,总结出裙带菜在福建省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海域的养殖和管理等技术;提出防止当地海区褐篮子鱼咬食裙带菜幼苗的方法与措施。同时,得出裙带菜养殖效益优于海带的结论,为今后福建以及南方地区推广裙带菜养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三十烷醇浸泡海带苗养殖效果试验
    谢松平
    福建水产    2013, 35 (2): 161-164.  
    摘要576)      PDF (2353KB)(1097)    收藏
    用不同浓度三十烷醇(TA乳粉)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海带鱼,观察其对海带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8 mg/L浸泡海带苗的增产效果最佳,增产幅度达20.5%,其次为1.0 mg/L和1.5 mg/L,分别增产16.3%和13.1%;对生长速度、藻体色泽、藻体宽度、抗病能力等方面也有明显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鲍海上筏式养殖技术
    李松泉
    福建水产    2012, 34 (6): 514-517.  
    摘要759)      PDF (2137KB)(937)    收藏
    鲍海上筏式养殖是目前我省推广的一种养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鲍海上筏式养殖的海区、养殖方式、养殖品种与投苗时间的选择,养成管理中的养鲍密度调整,饵料投喂、清污除害、养殖水层调整等的技术要点,并对养殖鲍病害、赤潮灾害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匙吻鲟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何国森
    福建水产    2011, 33 (5): 70-73.  
    摘要1123)      收藏
    2011年4月~6月,从湖北引进平均全长8mm,平均体重0.006g的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水花50000尾,进行了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研究。苗种培育前期主要采用枝角类作为生物饵料,当鱼苗全长达到50mm时开始进行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驯化,经一周左右驯化,鱼苗均可摄食微颗粒配合饲料。经过48d培育,鱼苗平均全长为186mm,平均体重为25.635g,存活率达57.8%,取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台湾海峡野生牙鲆繁育技术
    林清海
    福建水产    2011, 33 (5): 74-76.  
    摘要1007)      收藏
    本文介绍选用圣诞节前后捕自台湾海峡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2~6kg/尾)作为亲鱼,约45d左右人工驯养、促熟达到性成熟,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受精。经过一系列鱼苗培育操作过程,获得健康的苗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刺参南方池塘养殖技术
    李正良
    福建水产    2011, 33 (5): 77-80.  
    摘要1169)      收藏
    摘要: 福建是刺参南方养殖的主要地区,池塘养殖是主要养殖方式之一。本文在借鉴北方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南方养殖实践,从附着基设置、放苗前准备、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收获与销售等方面对南方刺参池塘养殖技术做一总结介绍,为南方刺参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15. 光唇鱼与凡纳对虾池塘混养技术初探
    高淑娇
    福建水产    2011, 33 (4): 73-75.  
    摘要916)      收藏
    摘要:在一口面积0.347hm2,水深2m的池塘的放养体长2-4cm的光唇鱼育苗28000尾和体长0.8-1.0cm的凡纳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虾苗100万尾(分别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2次投放,各投50万尾),经215d的饲养,收获商品鱼295.3kg,折合产量851.0kg/ hm2,成活率59%;两季对虾产量4000 kg,折合产量11527.4 kg/hm2,成活率17%。每公顷利润100187.3元。光唇鱼生长速度慢,体长、体重日增长率分别为0.076g/d和0.030cm/d,经统计体长(L)与养殖时间(t)的回归方程:L = 0.0295 t + 3.475(r = 0.9939);体重(W)与养殖时间(t)的回归方程: W = 0.0854t + 0.7633(r = 0.9824)。实验表明与对虾混养养殖可确保鱼虾双丰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6. 水 库 网 箱 养 殖 史 氏 鲟
    谢彩云
    福建水产    2011, 33 (4): 76-78.  
    摘要208)      收藏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10年~2011年在水库开展网箱养殖史氏鲟过程及结果。2010年5月10日投放史氏鲟平均全长10cm大规格苗种3.2万尾,分6个网箱养殖,面积600m2,养殖密度约为53尾/m2。经过383d饲养,史氏鲟总产量24729kg,平均每平方米产量41.22 kg;总产值858326元,平均每平方米产值1430.54元;饵料系数为1.77;项目纯利润352802元,投入产出比为1:1.7。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