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4-25
    论文与报告
    基于枯草芽孢杆菌重组菌株构建技术制备海洋源金属硫蛋白
    阎光宇 孙继鹏 易瑞灶 苏永全
    2018, 40(2):  89-97. 
    摘要 ( )   PDF (35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构建安全高效表达海洋源金属硫蛋白的益生菌重组菌株,以海洋源褶牡蛎内脏团为模板,PCR克隆得到褶牡蛎金属硫蛋白基因(Op-MT),大小为324 bp,经pMD19-T 载体亚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HT43-SUMO 中,然后通过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八种蛋白酶缺陷的宿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WB800N中。SDS–PAGE电泳显示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SUMO-Op-MT分子量约为23 kD,与预期一致,说明可溶性融合蛋白SUMO-Op-MT在宿主菌中得到了表达,且通过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得到验证。同时,HPLC检测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结果也表明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成功表达了可溶性目的蛋白Op-MT。通过对重组工程菌中MT活性检测发现,其对重金属镉耐受力增强,说明重组工程菌成功表达出有活性的金属硫蛋白。这为以后开发天然、高效海洋源重金属解毒剂提供理论基础。
    链状亚历山大藻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丁光茂
    2018, 40(2):  98-103. 
    摘要 ( )   PDF (13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为实验材料,通过离子交换、分子筛和疏水层析等纯化技术来分离纯化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并对GS的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S分子量为430 kD,由8个分子量为55.6 kD的亚基组成;按照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判断,链状亚历山大藻GS属于GSⅠ类型。 GS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25℃,Mg2+离子参与的GS反应,GS活力表达最高,Cu2+、K+、Zn2+、Ni2+、Ca2+、Ce2+、Mn2+对GS活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Fe2+ 和Fe3+则完全抑制了GS活力。
    叶黄素和虾青素对大黄鱼体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韩星星 王秋荣 叶坤 王志勇
    2018, 40(2):  104-110.  DOI:
    摘要 ( )   PDF (7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饲料色素对大黄鱼成鱼体色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对照组D1)、100 mg/kg(D2)、200 mg/kg(D3)、300 mg/kg(D4)叶黄素和虾青素(1:1)混合色素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饲料,选择平均体质量为(365.54±5.83)g的大黄鱼1 8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50尾,进行为期60 d投喂试验。结果表明,投喂30 d后,色素添加组大黄鱼背部和腹部皮肤的黄色值(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除D2组的大黄鱼腹部皮肤的红色值(a*)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外,各组之间大黄鱼背部及腹部皮肤亮度值(L*)和红色值(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色素添加组的大黄鱼背部和腹部皮肤的黄色值(b*)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黄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随着色素添加水平的上升而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色素添加水平的上升而降低。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叶黄素和虾青素(1:1)混合色素可以改善大黄鱼成鱼体色及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综上并考虑饲料成本,建议混合色素添加量为100~200 mg/kg。

    光周期和红光对光唇鱼卵巢发育和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颉志刚 鲁纪刚
    2018, 40(2):  111-119. 
    摘要 ( )   PDF (23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光周期和红光照射对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光周期(12L∶12D和16L∶8D)和光色(白色和红色)设计两因素两水平交互实验,比较了雌性光唇鱼的性腺指数(GSI)、各期卵母细胞比例、血浆褪黑素(MT)含量、肌肉和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光(626 nm)长光照组雌性光唇鱼GSI和Ⅲ期卵母细胞比例最大,而白光短光照组最小(P < 0.05);红光长光照组夜间血浆MT水平最高,而白光短光照组最低(P < 0.05);光周期和光色对肌肉组织MDA含量和组织SOD酶活力均无显著性影响(P > 0.05),但长光照和红光均可显著增加肝组织MDA含量(P < 0.05);光周期和光色在多个指标中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总之,红光结合长光周期可协同加速雌性光唇鱼的卵巢发育并提高血浆MT水平,这暗示MT在繁殖调控方面可能充当了重要角色。
    养殖密度和水温对锦鲤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杨志强 李潇轩
    2018, 40(2):  120-124. 
    摘要 ( )   PDF (23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养殖密度和水温对锦鲤幼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研究设置了5个养殖密度(10、30、50、70、90 尾/m3)和5个水温(10、15、20、25、30℃)分别组成试验组,试验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10尾/m3和30尾/m3两个养殖密度组除平均末总重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养殖密度大于30 尾/m3,随养殖密度的增大,锦鲤幼鱼的平均存活率、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平均末总重、饵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随着水温的升高,锦鲤幼鱼的平均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5℃时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水温组(P<0.05);饵料系数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25℃时最低。综合考虑饵料系数及单位水体锦鲤产量,锦鲤适宜的养殖水温在25℃左右,静水池塘的放养密度建议在30 尾/m3左右。
    超声波辅助酶法脱除石莼水溶性膳食纤维中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汤宇青 吕峰 傅丽娟
    2018, 40(2):  125-133. 
    摘要 ( )   PDF (28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试验以蛋白质脱除率和水溶性膳食纤维(SDF)保留率作为指标,探讨各主要因素对石莼SDF脱蛋白效果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酶法脱蛋白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在控制石莼SDF浓度0.6%和超声功率200 W的前提下,石莼SDF的超声波辅助酶法脱除蛋白优化工艺参数组合为:碱性蛋白酶使用量1 400 U/g、石莼SDF样液pH 11.0、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1.5 h,以上述条件进行验证性试验,石莼SDF的蛋白质脱除率为(83.91±0.18)%,SDF保留率为(86.23±0.25)%,蛋白质脱除效果优于正交试验9个处理组。
    福建养殖仿刺参基本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潘南 吴靖娜 苏永昌 陈贝 郑昇阳 刘智禹
    2018, 40(2):  134-140. 
    摘要 ( )   PDF (7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福建养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养殖仿刺参体壁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83.66%、1.36%、1.82%和11.42%,与消费市场上其他品种海参相比,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质、低灰分的营养成分组成。体壁肌肉测得18种常见氨基酸总含量(TAA)为72.13%,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 NEAA)为59.41%,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含量(EAA/ TAA)的37.27%,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FAA/TAA)的45.79%,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MAA/TAA)的64.43%,赖氨酸/精氨酸比值(Lys/Arg)为0.5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93,氨基酸各组分平衡效果好,营养价值高,满足FAO/WHO的理想模式。共检测出5种常量元素和4种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磷(P)和铁(Fe)元素。综上所述,福建养殖仿刺参具有很好的营养成分比例,其品质在多种经济海参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敷网渔获组成及主要种类渔业生物学特性研究
    马超 庄之栋 刘勇 徐春燕 蔡建堤 沈长春
    2018, 40(2):  141-147. 
    摘要 ( )   PDF (16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2016年秋季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敷网探捕调查采集的数据,对其渔获组成及主要种类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平均日产13.65 t,最高出现在10月,为19.14 t,最低出现在8月,为10.58 t; CPUE平均为1 822.4 kg/h,最高出现在10月,为2 492.2 kg/h,最低出现在9月,为1 412.8 kg/h。渔获种类隶属于8目12科16属16种,其中鱼类7目11科14属14种、头足类1目1科2属2种;渔获种类总质量组成中,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占绝对优势,产量所占比例高达72.0%,其次是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和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分别占比19.41%、7.94%和0.58%。群体组成中幼鱼数量比例较大,性腺成熟度均较低,对幼鱼的损害较为严重。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及来源分析
    任保卫
    2018, 40(2):  148-155. 
    摘要 ( )   PDF (7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海洋部门陆续开展的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了厦门以外区域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和主要污染物类型。在分析中作者提出热电厂和垦区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主要由海水组成,排放的污染物中大部分并非陆源,在统计陆源排污量时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分析了各类污染物排放趋势变化。结果显示,调整前,5年内污染物总量为2.16×106 t,工业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较大,占80.4%;悬浮物入海量最大,占85.5%。调整后,污染物总量为5.31×105 t,排污河类型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最大,占46.8%;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入海量较大,分别占48.46%和48.30%。部分排污口如晋江石狮11孔桥排污口、晋江陈埭乌边港排污口、宁德市蕉城区市政排污口、罗源松山排污口因排污量较大,造成其邻近海域环境存在多项超标污染物,需要严加监管。“十二五”期间,连续监测的3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水入海量年度变化较小,化学需氧量入海量逐年降低,氨氮、总磷、油类、重金属也呈下降趋势,悬浮物入海量逐年升高。
    综述与其他
    我国水母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聪
    2018, 40(2):  156-162. 
    摘要 ( )   PDF (7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渤海、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相继出现了大型水母灾害的现象。对水母灾害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防御灾害发生和减轻灾情。目前,我国关于水母灾害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灾害的快速检测已取得进展,但水母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总体尚不成熟。因此,加强水母灾害形成机理和漂移路径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海鲜调味品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陈晓婷 吴靖娜 苏永昌 陈由强 黄鹭强 刘智禹 陈艺晖
    2018, 40(2):  163-168. 
    摘要 ( )   PDF (7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海鲜调味品的不同加工方法出发,把海鲜调味品分成抽提型调味品、分解型调味品和反应型调味品,并对这三种调味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同时展望了海鲜调味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开发新型海鲜调味品及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