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2-25
    论文与报告
    拟穴青蟹miR-34靶基因预测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梁萌萌 张子平 贾锡伟 王艺磊
    2017, 39(6):  419-428. 
    摘要 ( )   PDF (19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34是一类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miRNA家族,参与机体的许多重要生命活动。本研究首先比较本实验室构建的拟穴青蟹miRNA数据库中的miR-34(spa-miR-34)和通过miRBase获得的多个物种的miR-34的序列特征,然后应用RNAhybrid和Segal Lab两种在线工具预测spa-miR-34的靶基因,用blast2go软件对这些靶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spa-miR-34可能的靶基因有66个,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氧化还原、磷酸化、钙离子跨膜运输、转录等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抗生素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糖酵解和糖异生等合成代谢通路中。spa-miR-34预测的靶基因所涉及的基因家族和通路亦包括CHH家族、ERK通路、细胞周期和UPP通路、SUMO通路。此外,spa-miR-34预测的靶基因还有蜕皮激素受体,推测spa-miR-34在生殖、蜕皮及氨基酸等物质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spa-miR-34在拟穴青蟹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闽南地区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 神经坏死病毒的基因型与分子进化研究
    朱志煌 林克冰 周宸 吴建绍 葛辉 郑乐云 黄种持
    2017, 39(6):  429-436. 
    摘要 ( )   PDF (31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闽南地区具有典型神经坏死病症状的斜带石斑鱼为材料,采用RT-PCR法对其进行病毒检测,对检测到的阳性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毒颗粒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分子进化模型分析病毒衣壳蛋白基因所受的选择压力。结果显示,采集到的6个石斑鱼样品均呈NNV 阳性,系统树分析发现6个样品的PCR扩增片段均为RGNNV基因型序列,表明闽南地区感染石斑鱼的神经坏死病毒主要为RGNNV基因型病毒;通过PEG法对病毒进行分离提純,获得直径为25~28 nm、呈二十面立体对称结构的无囊膜病毒 颗粒;分子进化分析显示NNV外壳蛋白基因经历了纯化选择,表明病毒在进化过程中没有 出现遗传变异并以相对恒定保守的速率进化。
    天然海水与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胡利华 查珊洁 刘广绪 张敏 王瑶华 肖国强 闫茂仓 黄贤克
    2017, 39(6):  437-443. 
    摘要 ( )   PDF (15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殖海水的质量是影响凡纳滨对坏生殖、发育、代谢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因此 明确不同养殖海水(天然海水、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产业 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养殖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天然海 水、人工海水对雌、雄凡纳滨对虾10个生长与形态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对雌、雄凡纳 滨对虾关键代谢供能基因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异柠檬酸脱氢酶(IDH ) 和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表达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在天然海水中养殖的凡纳滨对虾,不论雌雄个体,其生长指标(体长、体重、头甲长、头甲宽、躯体周长、肌肉重) 均显著高于人工海水饲养组(P<0.05 )。进ー步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除了雌性对虾的IDH基因被诱导表达之外,人工海水养殖显著抑制了雌、雄凡纳滨对虾代谢供能基因PK、HK、CPT1的表达(P <0.05)。
    海洋沉积物中产酶酵母的分离筛选
    周治东 骆巧琦 李海平 张跃平 连张飞 张丽艳
    2017, 39(6):  444-454. 
    摘要 ( )   PDF (27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饲料受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已经 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因而对水产微生物制剂等新型养殖饲料的开发迫在眉睫。筛选能够分泌 胞外消化酶的酵母菌株对水产养殖饲料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海洋沉积物为载 体,从中分离筛选出能够分泌胞外消化酶的酵母菌株44株。其中能够分泌淀粉酶的有15株,能够分泌蛋白酶的有12株,能够分泌胞外脂肪酶的有21株,能够分泌纤维素酶的有 14株,而有两株酵母HY-27与 HY-37能够分泌全部四种消化酶。笔者对这两株酵母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Spodioliobolu pararoseus与Sporobolomyces patagonicus,并将之作为开展微生物制剂后续研发工作的重点突破对象。
    6种药物对双斑东方鲀(Fugu bimaculatus) 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吴建绍 李雷斌 朱志煌 钟建兴 游剑涛
    2017, 39(6):  455-462. 
    摘要 ( )   PDF (8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水温(27±1)°C、盐度25±1、PH值为7.90~8.10、溶解氧>6.00 m g/L条件下,采用静水法进行了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戌ニ醛、敌百虫、乙酸铜等6 种药物对双斑东方鲀幼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戌ニ醛、敌百虫和乙酸 铜对双斑东方純幼鱼半致死浓度(24、48、72、96 h ) 分别为(1.88、1.84、1.76、1.75 mg/L)、(23.30、22.55、20.34、19.50 mg/L)、(11.27、7.06、6.38、5.57 mg/L)、(9.25、9.03、 7.03、5.48 mg/L)、 (16. 85、14.19、10. 23、7.92 m/L) 和 (10.54、8.78、6.13、5.4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53、6.34、0.83、2.58、3.02和1.83 mg/L。双斑东方純幼鱼对6种药物耐受能力的强弱依次为:聚维酮碘>敌百虫> 戌ニ醛> 乙酸铜> 甲醛> 高锰酸钾。实际生产上应严格按照药物安全浓度控制药物的使用。
    锦鲤幼鱼循环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变化
    杨志强 李潇轩 许郑超
    2017, 39(6):  463-468. 
    摘要 ( )   PDF (8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体长(10.63±0.20)cm 、体重(17.63 ±0.72)g 锦鲤(Cryprinus carpiod)幼鱼循环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变化,试验设5个组,分别为正常投喂和4个循环饥饿 投喂组,其中循环饥饿投喂组投喂方式分别为:饥饿1 d后投喂3 d、饥饿1 d后投喂5 d、 饥饿2 d后投喂3 d、饥饿2 d后投喂5 d,试验水温为(27.0±1.0)°C ,试验周期为40 d。 试验結果表明:循环饥饿1 后投喂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投喂的(P <0.05),但末均长、末均重、总摄食量、相对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 > 0.05),表现为完全补偿生长,推测其补偿生长应是通过提高摄食率来实现的;循环饥饿2 d后投喂的末均长、末均重、总摄食量、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重率均显著低于正常投喂的(P<0.05),而摄食率、饲料利用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现为不能补偿生长,但是否对其生理机能造成伤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4个循环饥饿投喂组的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正常投喂组有所降低,而水分和灰分含量有所升高。因此,循环饥饿1 d后投喂3 d的实际投喂时间较短,且为完全补偿生长,是最佳的循环饥饿投喂模式。
    花蛤蒸煮液喷雾干燥法制蛤粉工艺优化研究
    叶丽珠 陈慧斌 刘智禹
    2017, 39(6):  469-475. 
    摘要 ( )   PDF (14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蛤熟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加工副产物汤汁,为了将其开发成调味粉,对经酶解、浓缩后的花蛤蒸煮液进行喷雾干燥,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喷雾干燥热风温度、进料温度、总固形物含量等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花蛤蒸煮液制备蛤粉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进料温度60℃、热风温度199℃、总固形物含量30%、雾化压为96 MPa,该条件下蛤粉得率为64.2%,含水率为3.9%。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双壳类动物中溴代阻燃剂
    钱卓真 王丽娟 位绍红 许翠娅 汤水粉
    2017, 39(6):  476-484. 
    摘要 ( )   PDF (27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定量检测双壳类动物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四溴双酚A(TBBPA)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混合液(1∶1,V/V)提取,浓硫酸除脂,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分离,水和甲醇-乙腈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六溴环十二烷(α, β, γ-HBCD)和四溴双酚A 在0.5~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5),方法定量限(S/N≥10)为0.05 μg/kg。在0.05~0.5 μg/kg添加水平内,平均回收率为70.5%~92.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9.1%,日间RSD为6.3%~10.2%。
    绿色能源驱动的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平潭大屿岛上的应用
    陈琦 王婷婷
    2017, 39(6):  485-492. 
    摘要 ( )   PDF (42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概述了绿色能源驱动的膜过滤海水淡化技术在过去10~ 20年的发展;其中绿色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和太阳能,而膜过滤技术主要为反渗透(RO ) 技术。目前,绿色能源开发的成本(0.05~0.09 $/kWh ) 已经与传统石化能源(0.05~0.09 $/kWh)接近,因此绿色能源驱动的海水淡化技术已具备解决传统海水淡化技术所面临的能源困境的潜力。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一套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驱动的膜法海水淡化工艺在福建省平潭大屿岛开发中的成功应用。该项目:1) 成功地开发出风能/太阳能联合驱动的小型海水淡化系统,通过蓄电池的使用,优化了不稳定能源提供与稳定海水淡化出水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实现稳定产水量10m3/d ; 2) 确定系统临界产水率25%,在无化学药品添加的情况下,减少反渗透膜污染现象。
    石狮市近岸海域水质分析与评价
    高铭琪
    2017, 39(6):  493-501. 
    摘要 ( )   PDF (20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2015年1月至12月对石狮市近岸水域水质进行监测,检测样品的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6项理化指标,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富营养化水平评价法对石狮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石狮近岸海域水质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符合相应海洋功能区划的环境质量要求,但部分海域水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石油类含量超标。
    综述与其他
    海洋多肽功能活性与氨基酸组成的研究进展
    许旻 乔琨 路海霞 陈贝 刘淑集 潘南 刘智禹
    2017, 39(6):  502-508. 
    摘要 ( )   PDF (8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高压高盐、常年低温低光照、营养寡且竞争大的特点,因此海洋生物在其生长与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化学结构特殊、生理活性与功能特殊的物质。其中,海洋生物活性多肽因具有抗高血压、抗氧化、抗凝血以及抗菌等活性,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目前,从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动物中提取的生物多肽或类似物,部分已上市或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主要对这些生物多肽在功能性食品、营养食品和药物中的作用进行综述。